第807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
容四夫人不疾不徐笑道:“六弟妹,芊芊不是小孩子了。” 容六夫人不善口舌之争,所以尽管心下懊恼,却没办法反驳容四夫人。 容四夫人在容大夫人院子里坐了一会儿,不等容大夫人醒来,就施施然起身道:“我院子里还有事情,就先告辞了,大嫂这边,劳烦六弟妹多费些心思了。” 这话说得漂亮,饶是容六夫人对她的行为感到不舒坦,也没办法怪罪,只得绷着脸道:“四嫂客气。” 容家后院的风波在京都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水花,元楚帝驾崩带来的影响远不止如此。 皇宫之中,北霄寒处理好元楚帝后事之后,就见沈右相和齐左相两个人在百官面前上前道:“太子殿下,国不可一日无君,请殿下早日登基。” 沈右相拿出当日元楚帝弥留之际留下的又一道圣旨道:“陛下早知我朝如今外患重重,特殊时期特殊流程,陛下留下旨意命老臣与齐左相扶持殿下早日登基亲政,无须等到国丧之后。” 北霄寒抬头,目光从朝殿一直落到远方,巍峨的宫门之外,山重水绕,云阔天明,他冷硬的面容已经带上帝王所具备的威慑与从容。 “礼不可废,且太子妃还在边境守敌,此事容后再议。不过朝事不能荒废这件事可以提上议程了。”北霄寒想和慕千兮一起举办登基大典和封后大殿。 他自然不会将这个想法说出口,以免慕千兮落人口舌,只道:“传本宫命令,七日之后恢复早朝。” 乌泱泱的朝殿没有一个人反对北霄寒的决定,此事就这样拍板定论。 “六皇弟呢?”北霄寒看了一下众人,才发现今日北凌齐居然没有过来给元楚帝守灵,他忍不住挑了挑眉,难不成北凌齐是被元楚帝的决定气着了? 可是以北凌齐的心性,不至于这么输不起,甚至在这么多人面前不加掩饰吧? “郡王爷悲伤过度,感染伤寒,暂时不便进宫为陛下守灵。”齐左相上前一步道:“殿下既然暂时不愿登基,可朝中事务不能就这样搁下,不如咱们先商量一下江淮和萧山的事情。” 这话让齐左相说出来,别说是沈右相了,就是北霄寒都有些惊讶。 要知道,齐左相一直支持的都是北凌齐,哪怕到了元楚帝病重,齐左相都没有放弃的意思。 北霄寒看着缄默不言的齐党,点了点头道:“国丧一切由王大人和余大人他们安排。右相、左相、齐大人、柳大人、章大人,你们随本宫来。” 王五越和余随一个是管理祭祀大礼和外交的典客,一个是观察天象占卜吉凶的奉常,北霄寒将国丧交给这两个人刚刚好。 元楚帝病重之时沉迷于长生之道,大兴土木、纵情享乐,生活更是奢靡,与此相对的是,江淮洪灾不断,萧山久不下雨大旱之兆浮现,可这些事情当齐左相他们禀报给元楚帝的时候,元楚帝将折子全部留中不发,无心处理。 先前北霄寒和北凌齐两人插手朝政的时候还好,至少有人在上头顶着,可是等到元楚帝病情越发严重,对皇子更加忌惮,根本不给北霄寒北凌齐两个人机会…… 剩下的朝臣也没有回府,而是跪在原地为元楚帝守灵,按照祖制,前朝后宫的嫔妃与官员要跪在宫中为元楚帝守灵三天,皇子公主要守灵七天。 众人跪在地上,不管是否真心,一个个的哭声断断续续从未停过,连带着整个皇宫的气氛越发哀伤了。 几位大人跟着北霄寒一离开,跪在最前面的就是武太尉,武太尉作为武将,在这场皇权更迭里面极为低调,他看着北霄寒他们的背影,忍不住想:也不知道陛下到底是为什么突然想通了? 国丧重大,元楚国没有遮掩元楚帝驾崩的消息,不出一个月,其余三国的皇帝都知道了此事。 闵兴国作为元楚国的姻亲,率先遣人送来闵兴帝的慰问以及关于北霄寒何时登基的探寻,此后,复又国也遣人带来慰问之意。 唯有龟苓国。 四国皆知,龟苓太子西门亮自从红山郡一战,至今了无音讯。 龟苓国甚至加大了北融海的攻打力度,只不过宁远先生也不是好惹的,带着人依旧镇守在北融海,不让龟苓国再进一步。 龟苓国与元楚国,隐隐有决裂之势。 而此时,红山郡城。 东河河岸的缺口早就被慕千兮命人堵上,昔日河水漫灌的红山郡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貌。 当时红山郡大乱的时候,慕千兮派了叶无平专门镇守西门出口,将从西门奔逃出来的人全部扣押在元楚军营之中,如今等到河水退去,这群人的用处就显了出来。 “既然是他们自己的家园,那自然就让他们用心恢复。”慕千兮坐在营帐主位上,原本淡然冷漠的气质如今已隐隐转变成一把锋锐的利剑,直教人不敢逼视。 几场大大小小的战役下人,营帐里的人无不对她信服不已。 侯明远自认自己是做不到走一步看十步的,他忍不住感叹道:“王妃将军这主意当真是妙哉!这样的话,咱们大军为了养这些百姓供出去的几百担粮食,也就不算是浪费了!” 听到侯明远的话,夏子健忍不住抽了抽嘴角,他算是看明白了,他昔日的上司侯明远才是个最会拍马屁的,也不知道“王妃将军”这样的称呼他是怎么叫出口的。 夏子健这样想着,也跟着侯明远道:“侯将军说得极是,王妃将军高瞻远瞩,末将佩服。” 其余将领也争相夸赞慕千兮,那用词,一个比一个浮夸,当然,表情还是一个比一个真挚的。 但是就算是慕千兮脸皮厚,听着他们这般夸奖,也忍不住脸热,“说正事吧,龟苓国投降的那些将士可处置好了?” 当初红山郡一战,西门亮亲卫军九成战死,饶是如此,细数下来,整个龟苓国投降者也有五万多人。 这么多人,想要妥善安置,也需要仔细衡量一番的。